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1的文章

你相信眼見為憑嗎?

圖片
  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全神貫注在某一點時,就算週圍發生再不合理的事件,我們可能仍會渾然不覺,這種現象稱為「不注意盲視」(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 不注意盲視是發生在「無預期的狀況」下, 另外;我們無法發現前片刻到下個片刻中明顯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為「改變盲視」( Change Blindness )。 "改變盲視"發生在無法查覺「前一秒鐘影像」與「此時影像」的差別。 改變盲視與不注意盲視有關。 在"不注意盲視"實驗,發現人的 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 奇妙的是,一般人都不覺得「改變盲視」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有名的實驗是伊利諾大學的 Daniel Simons 學者所執行的 Invisible Gorilla Test 影片 經典實驗重現 這是另一個關於"不注意視盲"的詳細介紹 現在你對於眼見為憑,是否有新的想法呢?

心理師法

修正日期: 民國 109 年 01 月 15 日  法規類別: 行政 > 衛生福利部 > 醫事目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中華民國國民經臨床心理師考試及格並依本法領有臨床心理師證書者,得 充臨床心理師。 中華民國國民經諮商心理師考試及格並依本法領有諮商心理師證書者,得 充諮商心理師。 本法所稱之心理師,指前二項之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 第 2 條 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大學、獨 立學院臨床心理所、系、組或相關心理研究所主修臨床心理,並經實習至 少一年成績及格,得有碩士以上學位者,得應臨床心理師考試。 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大學、獨 立學院諮商心理所、系、組或相關心理研究所主修諮商心理,並經實習至 少一年成績及格,得有碩士以上學位者,得應諮商心理師考試。 第 3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衛生福利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市)為縣(市)政府。 第 4 條 請領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證書,應檢具申請書及資格證明文件,送請 中央主管機關核發之。 第 5 條 非領有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證書者,不得使用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 師之名稱。 第 6 條 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充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其已充任者, 撤銷或廢止其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證書: 一、曾受本法所定撤銷或廢止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證書處分者。 二、因業務上有關之故意犯罪行為,經有罪判決確定者。 第 二 章 執業 第 7 條 心理師應向執業所在地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申請執業登記,領有執 業執照,始得執業。 心理師應先於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機構執業,接受二年以上臨床實務訓練 。 第一項申請執業登記之資格、條件、應檢附文件、執業執照發給、補發、 換發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8 條 心理師執業,應接受繼續教育,並每六年提出完成繼續教育證明文件,辦 理執業執照更新。 前項心理師接受繼續教育之課程內容、積分、實施方式、完成繼續教育證 明文件、執業執照更新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9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發給執業執照;已領者,撤銷或廢止之: 一、經撤銷或廢止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證書。 二、經廢止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執業執照未滿一年。 三、有客觀事實認...

生活裏你是不是也不知覺的做了從眾的反應(羊群效應)?

圖片
  從眾理論實驗(羊群效應)。人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面對集體行為時的反應。影片中可以看到人在面對其他人都有共同的意見,而越來越難相信自己的判斷的情形。從眾理論告訴我們:當大多數的意見一致時,人們會跟從大家的意見,即便那並不是自己真正的觀點。 以下這段影片是電梯中的從眾實驗;內容是毫不知情的人在面對集體行為時的錯愕反應,讓人看了不禁捧腹。影片呈現當人面對電梯裡其他人的奇怪行為時的搞笑反應。雖然對於所發生的事,完全摸不著頭腦,但還是選擇做出和電梯裡其他人一樣的搞笑行徑。從眾理論說明:人會嘗試融入群體,即便他們並不理解群體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