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使沈重情緒有效恢復,平息憤怒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月 23, 2017 科學家認為,從嬰兒時期的嚎啕到成人時期的哭泣,眼淚是人類社會連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觸發器」。其他物種多是對疼痛、不適反射性的產生淚水,人類卻是唯一會因為「情緒」而哭泣的動物。淚水可以非常有效的平息憤怒,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平和非常有效。 《時代雜誌》(http://time.com/4254089/science-crying/) 報導,「眼淚使我們看起來脆弱,而脆弱對人類網絡是非常重要的。自己情緒上哭泣時,腦中受到刺激的部位和看到他人哭泣時受到刺激的部位是相同的。」倫敦大學學院川柏教授提到,「在演化中的某個時刻,眼淚成為悲憫、憐惜的訊號。人類可以有情感的哭泣,也會對這種哭泣產生反應,而這對人類的社會互動行為十分重要。」 荷蘭心理學家維格霍茲執行了另一個實驗,注重在哭的「感情淨化」,測量受試者在看完悲傷電影後90分鐘的情緒。研究結果顯示,哭過的人比沒哭過的人心情更好一些,意思是哭泣能使人從沉重的情緒中更有效的恢復。 台灣醒報https://anntw.com/articles/20160317-5a55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個人中心 治療 的自我覺察 5月 14, 2017 個人中心治療 理論的觀點: 人為什麼會有問題?係來自於裏外不一 致, 所以幫助個案更 為獨立的整合(著重於人本身) ,是很重要的, 幫助個案去除掉社會化過程中所形成的面具, 得以找到真實的自我。 什麼是真實的自我樣貌呢? 能够自我信任, 對經驗採取開放的姿態, 在自己的內心有評 估的工具,樂於繼續成長, 能自在的在此樣貌中, 使自己的理想自我及現實自我呈現平衡調 和;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未能協和的狀況是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與實際想成為怎樣的人 之間有所差距; 但自己又抗拒去覺察, 或是沒有覺察, 也有可能是自己成長的需求階段沒有 獲得滿足。 抗拒去覺察 ,或是沒有覺察的主因來自於與自我意識上是有所衝突的,透過個人中心治療 技術, 促使個案能够完全表逹自己的感受及想法,有助於個案開放自己, 在真誠的支持下, 得以使個案有力量度過難關, 化解危機。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